极端天气增多 自然灾害频发 保险“减震器”作用经历考验
2024-08-10 来自: 三菱 浏览次数: 1
产品介绍
连月来,我国多地遭遇强台风引发的极端灾害天气,暴雨、特大暴雨、7级以上大风轮番登场。来自应急管理部的一手消息显示,8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主要以洪涝、干旱、台风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地震、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上述自然灾害共造成888.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1.1万间,严重损坏房屋2.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307.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341.9亿元。
面对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我国保险业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动作逐渐从单一理赔转向全面风险管理,已延伸涵盖灾前风险预防、灾中应急救援及灾后高效理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能力逐步提升。但多位业内专家和业内人士也认为,当前无论是巨灾风险体系建设,还是风险减量管理,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保险是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保障手段,也因此被寄予厚望。2022年7月,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布的《“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强调,建立完整巨灾保险体系,推进完善农业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商业财产保险、火灾公众责任险等制度,充分的发挥保险机制的作用。而经过多年探索,已有慢慢的变多的保险种类可以为民众抵御自然灾害提供有力保障。
灾害天气给家庭财产带来的损失牵动人心,特别是其中占居民财产大头的房产。记者发现,近期,有“房产保险箱”之称的家财险保险产品创新和参保热度都在升温。今年2月,四川绵阳新型惠民家庭财产保险“绵家保”上线月,城市维修服务型新家财险重庆“山城好房保”上线月,广州市上线综合意外家财责任险广州“全家宝”;8月,更有“沪家保”“京城好房保”“金陵好房保”分别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推出。
人保财险相关业务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家财险的保险责任较为明确,一般性的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雨等都在保险责任范围以内,但地震风险需要特约承保。其余的保险责任有火灾爆炸、空中运行物体坠落,还可以附加投保管道破裂、第三者损失等保险责任。家财险的保险标的可分为房子的主要部分建筑及附属设施、室内财产及装修等,客户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投保。赔偿时则按照损失标的收到损害的程度及实际价值进行赔付,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
9月1日,超强台风“苏拉”来袭,成为今年来登陆广东省的最强台风。暴风雨下,广东省多家保险公司开始陆续接到台风车险报案,不少民众的车辆被树枝砸到,导致车辆不一样的部位受损。截至9月2日15时,中山市辖区保险公司接到水浸车报案107辆,预估损失75万元,被砸车报案529辆,预估损失251万元。当地保险公司纷纷启动绿色理赔流程,全流程线上服务,有些案件在短短10分钟内即完成了定损赔付。
面对超强台风引发的暴雨和洪水等极端灾害天气,车险一般是保险理赔数量最多的险种。上述人保财险业务负责人和记者说:“在2020年版行业机动车保险条款中,不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车主如投保了车损险,因暴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直接损失的,均属于车损险的保险责任,保险公司能够直接进行赔偿。对于车辆被水淹的情况,保险公司会结合车辆水淹等级、具体受损情况制定赔付方案,尊重车主意愿,按照修复定损或推定全损方式来进行定损赔付。”
“我们的香蕉已经全部挂果了,这次台风折断的折断,倒伏的倒伏,真的很心痛。但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不惧风雨,报案后马上就来查看香蕉的损失情况,让我们农户恢复生产有了资金保障。”9月2日上午,人保财险中山市分公司工作人员奔赴大涌镇、神湾镇了解香蕉种植农户受灾情况并快速推进理赔工作。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已有丰富的农业保险产品能保障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因自然灾害而遭受的损失,农险保障品种涵盖种植、养殖、林业三类。从保障程度来说,有保障物化成本、完全成本,也有保障收入损失的。从赔偿方式来说,有针对特定气象指数的指数类保险。比如,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以指数化天气特征情况(如气温、降水、风速等)为基础,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造成保险条款限定的影响时,被保险人就会获得相应标准的经济补偿。
全国自然灾害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保险企业赔付量的激增。保险公司会赔付多少钱?一手消息显示,自7月底灾情发生以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第一时间部署16个受灾地区启动重大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截至目前,16个受灾地区保险机构整体赔付预赔付金额达75.82亿元,进度比例超七成。
在近期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兼人保财险总裁于泽透露,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人保财险总估损金额为38.6亿元,公司已赔付了23.2亿元,整体已经赔付了60%以上,其中车险已经赔付了98%。考虑到再保安排之后,净损失估计在27.4亿元。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针对前段时间北方暴雨天气带来的灾情,截至8月4日,中国平安累计发出灾害预警信息超过1.6亿条。截至8月17日,累计接到报案37431笔,总预估理赔金额11.4亿元。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正不断抬升保险公司赔付成本,挤压盈利空间。那么对于大灾赔付陡增,保险公司是不是已经不堪重负?
对此,于泽表示,近年来财险公司大灾应对能力和承担接受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保财险年初提出了全年车险综合成本率控制在97%以内,非车险综合成本率控制在100%以内的盈利目标。尽管今年灾害损失明显超过去年,再加上“杜苏芮”影响,截至目前都在可控范围以内,在不出现类似像“杜苏芮”台风这样级别的灾害前提下,公司年初既定的盈利目标保持不变。
中再集团管理团队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来看,2023年的巨灾仍是高频高损趋势,并有向非常规巨灾区域外溢、主要巨灾与次级风险均呈增加趋势,预期巨灾业务费率将持续保持上涨。公司对此加强市场研判,利用市场机遇争取费率提升与合同条件优化,持续控制巨灾风险责任累积,深化与优质客户合作,积极拓展优质业务,力争逐步提升盈利空间。
对于整个财险行业,一位再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保险公司经营的业绩最重要的包含赔付率和费用率两块,当前财险行业经营利润已经很微薄,整个行业承保利润率在前几年皆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当再次遇到大灾之时,财险公司亏损肯定会增加。
放眼全球市场,确有保险公司因为灾害赔付而承受盈利压力。比如,美国财产保险公司旅行者集团(The Travelers)就表示,异常高的灾难损失使得公司第二季度出现亏损。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支付了15亿美元的灾难赔偿金,是去年同期7.46亿美元的两倍多。
美国保险业巨头怡安集团(Aon)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包括地震和严重风暴在内的自然灾害,对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达1940亿美元。今年迄今为止的损失远高于21世纪以来的中等水准1280亿美元,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五高位,也创下201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怡安集团表示,今年全球经济损失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具体取决于从6月1日持续至11月30日的飓风季。就保险而言,今年上半年,全球保险损失达到530亿美元,接近2011年创下的纪录。
全球极端天气慢慢的变多,各国对于巨灾保险的需求都在上升。就我国而言,“十四五”规划中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发展巨灾保险。
所谓巨灾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按约定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事件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或对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承担给付保险金。有巨灾风险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目前试点的巨灾保险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引导,居民投保;另一种是财政买单,统一覆盖,但这两种模式目前实施效果都不甚理想。
“巨灾保险自主需求意愿不足具有一定普遍性,由于通过保险转移巨灾风险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大众对巨灾保险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高。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当巨灾发生时,政府救助仍是巨灾补偿的主要方式。当政府在巨灾风险转移中承担了主要责任时,人们会更依赖于政府,以此来降低了个人购买巨灾保险管理巨灾风险的积极性,故此促进普通民众购买巨灾保险更为困难。”有巨灾保险领域相关专家表示。
资料显示,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最终保险赔付约为20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的比重不足1%,而彼时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巨灾保险赔付对损失的覆盖比例约为40%至60%。也正是在汶川地震后,我国各地政府和保险业开始积极探索巨灾保险制度落地和实施的方式,深圳、宁波、广东、黑龙江、四川、云南等多地政府均与保险公司开展了巨灾保险试点工作。
试点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巨灾保险在损失补偿方面仍难以发挥显著效果,保险赔款占灾害损失的比重仍然较低。在地震灾害高发的四川省,根据四川省地震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至2018年,四川地震巨灾保险累计承保164.3万户,其中普通参保人群占比仅为12.7%,普通民众投保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有业内专家觉得,巨灾保险的保障程度不足,大多数表现在对人身伤亡的最高赔偿限额以及家庭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等方面。巨灾保险保障限额偏低,难以充分的发挥损失补偿的作用。此外,巨灾保险风险分担体系不健全、技术深度开发应用不充分也是现存问题。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巨灾风险发生概率低,很难通过市场机制推广巨灾保险、巨灾保险相关法律和法规尚未完善等。
“目前巨灾保险还尚处于政府主导,地方试点的碎片化发展阶段,缺乏系统化。”上述专家这样认为,巨灾保费对于政府财政来说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因此推行巨灾保险需要对其可行性以及保费的预算安排进行反复论证。此外,对于类似汶川地震这种巨灾,灾后重建的规划不仅限于恢复原有损失,而是对受灾地区的住房建筑及配套设施、公共资源、生态环境等全方位的整体升级规划,保险本身的损失补偿原则难以满足灾后重建的需求。
面对各类自然灾害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伤压力,加快巨灾保险制度体系建设已是行业共识,对防灾减损进行风险减量管理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何小伟认为,地方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十分重要,“地方政府可以以本地风险为基础,与保险公司配合,增加和丰富产品供给,调动、刺激需求,扩大巨灾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率。”
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巨灾保险发展,中再产险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周俊华表示,应坚持“政府推动、商业运作”原则,逐渐完备巨灾保险制度,逐步形成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下的包括保险、再保险、巨灾保障基金、巨灾债券等在内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保险业应热情参加巨灾风险治理顶层设计,开发针对性、创新性的巨灾保险产品,建立健全巨灾风险管理产品体系,提高巨灾保险产品供给。另外,要以灾情预警、防灾防损、抢险救灾、现场查勘、理赔服务为核心,构建巨灾风险管理生态,实现从损失分担到风险减量管理的转型。
多位业内专家这样认为,巨灾保险与重大灾害和防灾减灾工作有着天然联系,应逐步推动巨灾保险制度与国家灾害治理体系的融合发展,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国家灾害治理体系。通过保险机制和政策窗口,充分的发挥商业公司在技术、经营、数据、人员等方面的优势,提供灾害风险评估、灾害损失补偿、灾害风险监测、参与应急救援、共享灾害数据、开展灾害教育等多方面服务,提升国家灾害管理整体水平。
由传统损失补偿提供者向综合风险管理方案解决者转变,实际上也是在为保险公司减少理赔成本。2023年初,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明确,鼓励各公司构建风险减量服务新模式。
目前其实施效果如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一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业投入防灾减灾资金约2.34亿元,投入防灾减灾人力约13.61万人次,发送预警信息约7574.74万人次,排查企业客户风险约11.78万次,预计减少灾害损失约22.77亿元,防灾减损效果明显增强。
“风险减量管理的目标就是大灾不一定有大损、大赔。台风和汛情发生后,市场预期今年公司的赔付率会大幅度提高,综合成本率也会上升。真实的情况是估损和赔付比预期乐观得多,这就是风险减量管理成果的体现。”中国人保董事长王廷科表示,从这次应对“杜苏芮”台风的情况去看,中国人保风险减量管理的成效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