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扫盲03-空前详聊麦弗逊(2)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2024-09-07 来自: 三菱 浏览次数: 1
产品介绍
上一集里全是人文干货,没提技术,发出时去心里真有点没底儿,结果仍然被很多粉丝称赞转发,欣慰啊。今天你们可以读到技术干货了,准备好哦!
对了,上集提到了一个勤奋好学的“偷经者”,把主管的宝书悄悄带回家恶补。他看见了帖子后,给我发来消息:“感谢那本书,的确没白看。因为看了一晚上发现根本看不懂,所以很快就调整方向了,现在做的很开心。”发现了自己不适合做什么,有人花了数年,而他只花了一晚上。只做自己擅长的事,定位的确是门艺术。
MacPherson职业经历的跌宕起伏,并没有因踏上GM这艘大船而趋于顺畅。上世纪30年代,车厂造的车子都比较笨重,GM也不例外。GM总部一直想研发一款真正适合家用的买菜车,车重不超过两吨就很好了。
这里需要带大家理性认识一下车重。今天主流车重位于1.3-1.8吨,如果换成全钢的试试看?当年的车可没什么铝合金、非金属复合材料、中空工艺来减重哈。要想轻,就得动脑筋简化结构,因此车重低于两吨不是容易事儿。要知道,建国初期接外宾的红旗轿车可有3吨多哦。
1934年,GM开始意淫要造一款没有单独车架的小轿车,也就是今天说的“承载式车身”(unibody),这样做才能够大大减轻自重。
形象地展示一下,下面是非承载式车身(bodyover frame)的例子,车壳子是安装在预先造好的车架上的,目前的卡车、某些SUV还属于这类架构。
下图就是承载式车身的例子,在制造整个车壳时就对某些部位做加强,起到车架的作用,自重更轻,但是事故损伤车身骨架后,修复比较麻烦。
美国人30年代就寻思造承载车身了,诺粉知道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造的么?我们是1985年!那年,桑塔纳轿车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有了第一款承载式车身的汽车!当时我们落后人家50多年。虽然今天,我们在某些方面接近了世界的步伐,但多数基础系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层面,我觉得至少还有20年的差距,比如纯机械的悬架,纯机械的传动系统,纯机械液压的转向系统,听上去都不高大上,但国内从业者精通的真的不多。怎么知道呢?看看国内落后的教材就知道了。我2002年在德国留学时,发动机教材上已经在讲宝马的Valvetronic和缸内直喷稀燃技术了。全面追赶,需要每个工程师的努力和脚踏实地。
回到MacPherson,他对小车项目非常感兴趣,主动请缨担任项目主管,几个Hupp过来的工程师同事也加入项目组,分别负责车身设计和系统匹配。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交出了漂亮的答卷。车重竟然被刷1吨以内,在材料科学并不发达的当下,堪称工程奇迹。
在这款车型中,麦弗逊悬架首次从图纸变成现实,装上样车,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前桥重量,提升了操控。要知道,当时的车子都是非独立悬架,遇到路面起伏,整个底盘都会跟着跳,又重又不舒服。
看到上图生产线上的车桥了么?当年的轿车前、后都是钢板弹簧+整体车桥的,哪怕是迈巴赫,也用非独立悬架,簧下质量很大,在经过起伏路面时,整个车身都会歪斜。
麦弗逊悬架呢,有诺粉说讲到现在还没看到它长啥样,诺诺先简单的给大家脑补一下。看下图,下摆臂(绿)加一根固定在车身上减振器(红),就构成了经典的麦弗逊悬架。左右车轮可以独立缓冲路面冲击,最小程度地造成车身的起伏,而且前、后桥都适用。(这里我故意没有说A臂,是不想把大家对麦弗逊悬架的认识限制住了,后面你会明白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麦弗逊悬架地道的英文叫MacPhersonStrut,而不是MacPherson Suspension,因为减振器还起到了滑柱和导向的作用,所以用strut(滑柱),这也是它的特色——一物多用,节约零件。
如果当年有互联网的话,估计老麦的粉丝可以轻松超过诺诺。同为汽车工程师,他是知识创造者、历史书写者,而诺诺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
可惜的是,由于大公司的种种原因,这款车型并没进入量产,因此麦弗逊悬架的优异性能根本就没有被施展出来,也没机会得到世人的认可。
几个Hupp过来的好伙伴沮丧地告别了GM和MacPherson,去了一家冶金制品供应商上班(Budd公司),继续车身工艺的研究,而MacPherson却冷静地选择留下。
由于原型车开发的优异表现,MacPherson在一年后被升迁至雪弗兰品牌,担任客车和卡车事业部的首席工程师。这就叫“笑到最后,笑得最好”,混大平台的人,除了视野,还必须有大气量。
一转眼,又是十载的埋头苦干。1945年春,雪弗兰总经理劝说GM的大老板组建一个新的事业部——小型车事业部,目的是开发轻型轿车,填补雪弗兰的客车市场空白。建议很快被老板批准,54岁的MacPherson经验比较丰富,很自然地成为事业部总监的不二人选。
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造2吨左右的轿车时,GM再次举手推动轻型车项目,也就是今天的“差异化竞争”。说来也够巧的,MacPherson的职业生涯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经济萧条是必须的,当时正好处在二战末期,GM高层才批准了轻型轿车开发计划,以备战后的经济萧条(当时,车越轻意味着成本越低)。
这款车型名为Chevrolet Cadet,给诺粉们例举一下管理层给出的开发要求,就了解什么叫“寄予厚望”了。
在Macpherson的主持下,不久就有了上图的设计的具体方案,这个方案中颇有些亮点,诺诺随便说几个。
大家注意到前排座椅下方的那坨东西了么?那是手动变速箱!所谓的“中置手动变速箱”!为啥那么小呢?因为当时挡位很少嘛,而且为了抬高离地间隙,变速箱里面的轴都是等高度水平布置的。
这么一搞,就颠覆了传统。因为把变速箱布置到这个远离发动机的位置,需要把变速箱壳体加长将近1米(见上图)!并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增加了一根1米长的传动轴(传动轴1)。由于曲轴、传动轴1和变速箱输入轴三者都不在一根直线上,所以在变速箱前,增加了两个万向节。
为啥把变速箱放这里呢?看上面这张图就一目了然了。按现在的说法,要求挡位清晰、换挡行程小的话,明显中置变速箱位更好哈!而且减少了前轴的负重,更接近50:50哦。
这个设计在今天看来,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变速箱放在机舱里的车子多的是。它们使用了辅助机构来传递动作,如拉索和连杆(Cable & Linkage)。横置前驱的往往是拉索传动(如大众系列),纵置的呢,往往是连杆(如宝马),其中连杆更加无损,传递更直接(因为拉索的弹性较大)。
这种把变速箱与发动机拉开的设计,估计很多粉丝也是第一次见到。现在的车子也有个别沿用这种奇葩设计的哦,看看下图是什么车?(提示:AMG的,右边是车头)。
这都是变速箱不直接装在发动机上的例子,要加长轴,就把壳体也加长吧!那有没有人不用加长壳体,直接一根裸轴拉过去呢?
有!看看这个四驱设计,左边是车头,一根轴把动力送到后桥附近的变速箱,变速箱三个输出轴,两个用于驱动后轮,一个输出再把动力送回前桥。这就是著名的战神GT-R。
为啥GT-R木有加长壳体呢?因为,那个狭长的铸造壳体可不便宜!没这个壳子也能开,只是发动机输出的巨大扭矩就变成了“外力”,由车身来承担(此时车身就充当“外壳”)。加速时,车身就有被“扭麻花”的趋势,各种影响接踵而至;对于AMG,扭矩都由加长壳体扛下来了,不会影响车身刚度,具体就不展开讲解了。
回到悬架话题,为实现颠覆驾控感受的设计的基本要求,一定要使用独立悬架,这在当时的量产车中还是很罕见的应用。MacPherson这些年也没白忙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悬架设计,就等出头之日。
这款Cadet采用了4轮独立悬架。前、后悬架都属于具有麦弗逊特征的多连杆结构,所谓麦弗逊特征,就是把减振器作为滑柱实现导向功能。
嗯?麦弗逊+多连杆?没有搞错,悬架家族虽有分类,但精通悬架的设计师时不时会跨界杂交,你看下面这个属于什么类型?
悬架跟武功一样,最高境界是突破门派的束缚,只要克敌制胜就是好功夫。之后的帖子里我会跟大家聊什么才算好悬架,并不一定是简单粗暴地按结构及形式区分。
Cadet的前轴除了减振器滑柱定位外,还通过两根横向拉杆来定位车轮;后轴则是拖曳臂+多根摆臂的麦弗逊风格悬架(拖曳臂约1米长,如下图)。
当时,刚性悬架大行其道,结构可简单了,成本可便宜了!麦弗逊悬架虽然性能优异,但在当时算是相对昂贵的方案。加之筒状减振器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决定批量使用麦弗逊悬架,必须超有魄力。只是在独立悬架种类非常之多的今天,麦弗逊悬架才具备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成本低的相对优势。
精彩的方案再一次受阻。虽然车子表现优异,但在这么“昂贵”的悬架方案面前,GM的管理层坐立不安,难以抉择。MacPherson和他的部门还被要求采用传统刚性悬架,又设计了一个便宜版的Cadet方案作为备用。
就这么纠结到1946年,直到雪弗兰高层对Cadet的兴趣锐减。必须得说,如果管理层果断决策,这个里程碑式的桂冠将属于GM雪弗兰而永载史册。如果换做是你,是不是已经崩溃好多次了?
1946年,当年提议组建轻型车事业部的雪弗兰总经理,也是力挺MacPherson的伯乐,离职了。同时,战后的经济的低迷如期而至,各种物资紧缺,各大汽车公司相继进入紧缩期。当时管理层为Cadet定了一个很挑战的目标售价:售价1000美元,且可以盈利。做不到不投产!
好在经济低迷并不像事先预料的那样恶劣和持久,很快经济开始复苏。就在Cadet的量产开始看到希望时,坑爹的事情又来了。很多消费者持币待购,但是却没有工人去造车子,罢工深深地困扰着美国工业,造车的原材料也仍旧稀缺。
最终,GM高层看不到量产Cadet的意义,于1947年5月彻底放弃了Cadet的量产计划,也取消了轻型车事业部。MacPherson和他的小伙伴们被调动到协同工程部,以储备研发的名义,继续研究Cadet车型,而并无实质性的意义。
如果这是一个人物传记视频节目的话,讲到这里,背景音乐一定是很沉闷悲凉的。相信能读到这里没退出的诺粉,也进入了MacPherson的内心世界,默默地分担着一个汽车工程师的怀才不遇。
回到原来的协同工程部,意味着回到前老板JamesCrawford的麾下。民间的描述是,MacPherson跟他志不同道不合,甚至从未正眼相视过,对Cadet项目的各种认知也是永远的背道而驰。
下一篇:英朗-太平洋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