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升高还需注意的那些事
2024-10-05 来自: 爱游戏注册账号 浏览次数: 1
悬挂升高是越野车的常见改装项目,其目的包括适应额外增添的负载、提升通过性、容纳大尺寸轮胎等等,可谓一举多得。但这恰恰也是最容易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环节。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升高后的越野车,驾驶感受比起原厂状态都会会降低,例如转向手感变差、车身姿态响应变得迟缓、悬挂行程反而变小等情况,这其中自然有不可避免的重心升高因素,木已成舟,只能接受,但有些问题或许能通过一些方法得到改善。
越野车悬挂改装绝不是更换一套避震器和弹簧那么简单,其需要仔细考虑的方面因车而异,也因升高幅度而异。以目前主流的采用更换避震器及弹簧的两寸升高方式为例(这是对目前大多数采用前独立悬挂后整体桥结构越野车来说较为保守的最大升高幅度),需要仔细考虑的除了避震器与弹簧的匹配外,至少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并不全面):
众所周知,悬挂升高后,车辆的四轮定位数据有必要进行重新调校,部分车型依然可利用原车的冗余度调整到相对合理的状态(能做到轮胎不偏磨、方向不跑偏),但对于注重驾驶感受的玩家们来说,这样显然是还不够的。
升高后,主销后倾角的变化是影响转向手感的主要的因素,具体可体现在方向盘不易回正、指向性变差等主观感受上。若要改善这样的一个问题,能够最终靠更换可提供更大主销后倾角的上控制臂来实现。
当然,还应该要考虑所更换的上支臂产品是不是可以满足对极限行程或耐用性等方面的要求,例如球头、胶套的结构及材质等问题。
另外,对后轮采用止推杆的整体桥结构而言,在升高后,后桥整体会向一侧偏移(可把止推杆看作钟表的指针,例如原厂状态下止推杆指向的是8点,那么升高后则指向了7点, 7点与8点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产生了偏差),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并不容易察觉到后桥产生的这些偏移。但由于升高后止推杆与后桥的初始角度增大了,因此在后桥上下运动时,所产生的横向晃动幅度也会随之增大。
更换可调长度的止推杆能解决后桥的偏移问题,而将止推杆固定座下移则能减小止推杆与后桥的角度,以此来降低后桥的横向晃动幅度。
升高之后,悬挂行程还能变得比原来还小?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悬挂升高的那部分高度,实质上是预支了原车的下行程。
假设一台原厂越野车前轮的总行程为100,在不考虑平衡杆影响的前提下,当车辆静止在地面上,此时再假设它还拥有50的上行程,和50的下行程,那么在依然维持原车行程极限位置不变的基础上,升高20之后便处于拥有70上行程,和30下行程的状态。而事实上,由于车身重量分布无法充分压缩弹簧,或更换大轮胎后要防止轮胎在上行程极限位置接触到轮镟而下延了限位块等原因,上行程是有可能达不到70的。再加上一些改装避震器在完全伸展时的长度并没有比原厂避震器长,那么总行程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变小的。
更重要的是,升高后牺牲的下行程,让车辆在高速通过坑洼地形时的表现变得糟糕了。所以这样的一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升高和行程的取舍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有些车型在下行程到达极限后,仍留有一定冗余量,那么通过改装更长的避震器(理论上在避震器与塔顶之间增加垫片也能起到作用,但垫片的厚度需要斟酌)就可以“开发”出这一部分下行程,当然,至于能榨取多少,还要看避震器厂家对原车半轴的极限角度、球头的极限角度等因素的考量了。有时,平衡杆也会提前终结车轮的进一步“下探”,可能还需要配合安装平衡杆下降垫块。
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所选用的避震器与弹簧的匹配是不是合理,以及避震器厂商是不是根据每个车型的悬挂数据,做到了合适的避震器长度,都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对下行程比较在意,那么升高两英寸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适当少升一点,可能会“海阔天空”。
虽然我们都希望拥有更大的悬挂行程,但也不得不加以限制,当悬挂拉伸或压缩至极限位置时,刹车油管、ABS线束是否够长?半轴和转向拉杆的角度是否过大?上支臂内侧是否会与避震器干涉?大轮胎是否会顶到轮镟?要么更换延长或加强的配件,要么重新确定限位,若置之不理,必后患无穷。
市面上还有一些“长行程套件”,或许更能立竿见影。一套成熟完善的长行程套件至少包含了经过重新设计的上下控制臂、平衡杆、加强半轴、以及一系列限位附件,对所适配的避震器也有严格要求,当然价格也普遍不菲。
在升高之后,原本互不影响的悬挂部件,很有一定的概率会因为行程范围的变化而发生接触和干涉,例如弹簧与上支臂、止推杆与防倾杆等等,那么还需依据情况对症下药。
一些配置比较高的越野车可能还装有车身高度传感器,升高后会影响大灯高度的自动调节或其他功能,一般的高度传感器结构并不复杂(如h9、普拉多等),也可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装。
其实目前主流的越野车基本都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升高方案了,但很多车友仍有类似的疑问:“我的某某车升高了两寸,用不用换上支臂/止推杆……?不换行不行?”
是否更换的前提取决于所有悬挂部件、线束等,在升高后的全行程段能否正常、安全地运作,同时四轮定位数据是不是能调整至合理范围,在此基础上,若是对操控、驾乘感受等有更高的要求,也能够尝试更换相应的配套产品。
最后还要再次强调,在开始升高改装之前,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升高的目的,并要了解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所谓有得必有失。没有用武之地的升高,除了能带来一丝视觉上的慰藉外,一无是处。而对那些希望物尽其用的玩家,我们则要试图建立“新的平衡”。
上一篇:轿车减震纷歧样高怎么回事
下一篇:汽车减震升高3厘米好吗